第一条:不要让自己一览无余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六章:“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”
有句俗话叫“逢人但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。”把自己的想法全说出来,底牌全亮出来,就相当于裸行于市,再无半分自己的隐私。被人一眼看穿,那么人人都会小看于你。
鱼为什么不可脱于渊?因为藏身深渊之中,隐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,才可以慢慢成长壮大;国之利器为什么不可以示人?因为“莫知其极,方可以有国”。
第二条:避免无谓的争与辩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二章:“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”第四十五章:“大辩若讷。”
争的最好方式就是“不争”,辩的最好方式就是“不辩”,其实道理很简单: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有对兵法的描写,“用兵有言,吾不敢为主而为客,不敢进寸而退尺。”用兵打仗的人,为什么如此小心,带兵直接刚啊!
正面相刚,赢了也是输,因为自己也受到了损失,给了敌方打击你的机会。“善战者不与”,善于作战的人,根本不会让敌方找到这样的机会。“善言者无瑕谪”,善于言说的人,根本不会给对方说话的机会。摆上台面来争来辩任人围观,本身就已经落了下乘,赢也是输。
第三条:永远保持小心谨慎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。”第六十四章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
有道者小心到了什么地步呢?“豫焉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”,小心翼翼的样子就好像冬天走在冰面上一样,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好像周围的人都要来攻打自己一样。
因为小心,所以从来不敢轻敌,从来不敢看不起任何人,从来不敢非议他人,从来不敢肆无忌惮地放大话,出狂言。如此,就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了。
第四条:自律而不要放纵自己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三章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”
首先不要放纵自己的思绪,不要吃饭时想着扫地,扫地时想着吃饭,而是能守得住自己的神思。然后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,不要沉溺在欢喜、悲伤、哀怨、紧张等各种情绪之中难以自拔,黯自神伤。
最重要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,“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,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,难得之货令人行妨。”这些都是伤害自身本源的行为,要能把持得住自己。
而在把持自己这方面,别人是不可能帮得上你的。没人能帮你收心,能帮你内心安稳,能帮你心无挂碍甜美一觉,要实现这些,只能靠自己,靠自律。
第五条:注意养护自己的立身之本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九章:“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
安身,才能立命。我们在人间世安身,有两大根本,第一是身体健康,第二是有一技之长。把身体保养好,比什么都重要。庄子甚至说,要把道术中最精华的部分拿来治身,至于治国,用点糟粕就够了,国哪有身重要。所以爱惜自己的身体,这是第一位的。
然后,要能培养发挥自己的长处,要有别人及不上你的地方。比如,专精一个行业进行深挖,成为专家,这便是吃饭的本钱。所以养护身体,培养专长,这是生活中的深根固柢。
第六条:不要总想着走捷径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三章:“大道甚夷,而民好径。”
没有人,能靠小聪明成大事,凡事都想着走捷径,是不能长久的,因为根基不稳。大路笔直平坦,却总有人想着走小路,抄近路,希望能更快的到达目标,但结果往往是掉进坑里,反而比那些老老实实走大道的人,更慢到达。
第七条:尊重事实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三十八章:“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处其厚,不居其薄;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”
有很多人,喜欢在不了解事实情况的时候就下定论,进行预判。比如轻易给人归类贴标签,断言他的将来;比如忽略事实情况进行无端猜测。
而对于我们来说,要尊重事实,而不是轻信流言。轻易相信这些所谓的“先知”、“预测”,并依据它们行事,这便是步入愚昧的开始。
第八条:保持无知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七十一章:“知不知,上;不知不知,病。”
在很多时候,“知道”反而是一种障碍。比如“剧透”,让你先知道了情节,那么再看电影,就很难有感觉了。相比儿童充满好奇的精彩世界,成人的世界为什么显得枯燥死寂,正是因为有太多“知道”,“知道”形成“成见”,成见阻碍着你去发现。
一遇事,“知道”的人就会先行“脑补”,脑补是事实吗?它只会妨碍你去了解事实。而如果能放下自己的成见,以未知的、全新的眼光去看问题,往往就会有新的发现。但是,认知很容易,让自己“无知”却很难,需要若“愚”的功夫。
第九条:防范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:“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谋,其脆易泮,其微易散。为之于未有,治之于未乱。”
在事物还很安稳的时候,就容易把持;在事情还没有显露出端倪的时候,就容易谋划。刚成长出来的东西,就容易破坏;还没有形成的局面,就容易消散。
中医有一个很出名的理论叫“治未病”:能治大病的,并不是良医,真正的良医,是在病还没有成长壮大的时候,就给治了,这样才不会伤筋动骨。做事也是一样,治理问题很重要,但是控制住问题不发生,更重要。
第十条:学会独处,享受孤独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二章:“塞其兑,闭其门,终身不勤。开其兑,济其事,终身不救。”
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多过自己的感受,因为别人眼中的你,并不是你,只是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影像而已,如果太过在意这个影像,就会失去了那个真正的自己。
所以,对于外来的信息,有时候我们需要掩上耳朵,闭上眼睛,专注于自己的内心,忠诚于自己的内心。养成独处的习惯,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永远陪伴着你;学会享受孤独,因为没有任何人可以真正走进你的心门。独自孤独,这才是人生的常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