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ngshangtupian.png


  寒主收引,寒主封藏,寒主凝滞,寒主静,寒属阴。寒与阳不两立,寒易伤阳,寒易致痛,寒为百病之首。

  一则,寒有内外

  在外之寒生于天地之间,于冬天最盛。但四时皆有寒气,又不独见于冬。比如,夏天炎热,亦有寒邪。今时夏天吹空调,即是外感寒邪。

  冬天由肾当令,则寒应于肾。进一步说,肾主内生之寒。诸寒之所以内生,皆不离乎肾阳之虚衰。

  内寒与外寒通过肾而互相联系。内寒之内易感外寒,外寒侵袭亦会导致内寒自生。

  若按三阴三阳来看,则寒归于太阳,是谓太阳寒水。从五运六气来看,主气之太阳寒水只见于冬天,而四时之太阳寒水则随客气而转移不定。

  二则,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

  不管是外感之寒邪还是内生之寒气,均易伤人阳气。《内经》明言:“阴盛则阳病”、“寒气客于皮肤,阴气盛,阳气虚,故振寒寒栗”。此是言本阴盛阳虚,不能胜外寒,宜补三阳之脉。

  《内经》又言:“因寒饮食,寒气熏满,则血涩气去,故曰虚矣”。说明伤于寒饮冷食,寒气熏满中焦,可伤于阳气,致血涩气去而为虚。

  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开篇提到:“其伤于四时之气,皆能为病,以伤寒为毒者,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。”明确指出了寒邪致病的严重性,以及对人体正气会造成较重损伤的可能性,而寒邪性质属阴,伤于机体后最易损伤阳气,也就提示了寒邪致病最可能极其严重地损伤机体的阳气。

  我们都知道,寒与阳不两立,寒盛则阳衰。前贤有谓:“暴冷伤阳,脉细欲绝”,明确指出寒邪伤阳,可致阳气推动、温煦等功能下降,鼓动血脉无力,故脉细欲绝。

  元代大医王好古非常重视寒冷邪气内伤阳气的病机,并将其定义为阴证范畴,其曰:“或有人饮冷内伤,一身之阳,便从内消,身表凉,四肢冷,脉沉细,是谓阴证。”

  从临床来看,因寒而伤阳为病最多。寒本为天地自然之气,若伤损人体阳气,则足以为邪,称为寒邪。寒邪外客,若阳气不足,则会阳不胜寒而导致阳虚寒盛,疾病由此而生。

  故说,因寒治病,当扶阳抑寒。

  三则,寒能致痛

  《内经》说:“寒气入经而稽迟,涩而不行,客于脉外则血少……故猝然而痛。”又云:“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,脉寒则缩蜷,缩蜷则脉绌急,绌急则外引小络,故猝然而痛。”

  分析寒邪致痛的机理,寒为阴邪性凝滞,寒邪袭于脉外,影响血脉,导致血行不畅而血少;寒又主收引,使经脉收缩拘急。一方面,经脉之血涩滞不畅;另一方面,经脉拘急收缩。

  之所以会导致疾病,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。从虚而言,肌肉组织得不到津血阳气的濡养、温煦,导致“不荣则痛”。从实而言,寒气客于脉中与正气相互交争,则血气壅塞而脉满,血液充盈脉体扩大,气血逆乱,导致“不通则痛”。

  治寒痛,一方面要祛寒邪,这是治标;另一方面,要养阳气,这是治本。二者结合效果最好。

  三则,寒为冬天之正气

  以上所论是寒邪致病的两个方面,或伤阳,或致痛。但从四时来看,寒又是冬天的正气。

  寒通于肾,肾得寒则能藏精。肾精得藏而能主生长发育生殖。由此说,寒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条件。

  假设没有冬天,四时中只有春之温升,夏之长旺,秋之收敛,而没有了冬之闭藏,那么,整个阳气的圆运动就打断了。结果就是生命不能存在了。

  所以,冬天有寒,这是正常的。冬天冷,那是应该的。若冬天没有了寒冷,只有温暖,那么,天地之间的阳气不能闭藏于地面以下,就会提前升浮于地面以上,这样最容易发作温病。

  从新冠疫情来看,正是由于2019年的暖冬造成了地面以下所闭藏的阳气提前升浮,导致阳根下拔。人处其间,即感而成疫。

  时与气相随则为顺。冬天当寒而寒,则为应时而寒至。此时万物感而阳气封藏,“藏而勿害,治而善下,五化咸整”。这时的寒是最有益于生命的。

  由此说,寒是正气,冬天的寒冷是应该的。《内经》也说:“西北方阴也……阴精所奉其人寿”,意思是说,寒能闭藏阳气,让人体精气内藏,从而益寿。

  冬天养生,当顺应寒冷,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浮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肝,使气亟夺。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否则,若冬天把室内弄成春天般的温暖,表面上是舒服了,但这是逆反了冬藏,结果就会“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

  古人有言:“天生阴阳、寒暑、燥湿,四时之化、万物之变,莫不为利,莫不为害。圣人察阴阳之宜,辨万物之利以便生,故精神安乎形,而年寿得长焉。”我的体会是,作为一个中医人,应该知晓四时六气的利与害,善于化害为利,用利去害。如此,则是良医。

点评
还没有点评哦!